全国服务热线:18103710364

大雪节气注意三防一强,阴阳双补

分享到:
点击次数:542 更新时间:2024年12月05日10:04:13 打印此页 关闭

大雪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一个节气。此时,天地间阴气继续上升,气温降至冰点以下,降雪明显增多。大雪节气,摔伤、冻伤、感冒多见。雪天温度变化较大,要做好心血管、呼吸道、消化道三大系统的问题预防与养护。室内供暖过热出大汗,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都会耗散阳气,然而冬天阳气敛藏于肾水之中,养肾强肾要注意阳气之敛藏。除了少消耗出汗,饮食上做好滋阴温补,及时补充身体耗散的能量之外,生活节奏可以适当慢一点,采取静养生、慢养身,阴阳双补的方法来强身健体。

 

头是“诸阳之会”。不戴帽子的人,环境气温为15℃时从头部散失的热量占人体总热量的30%;若气温在4℃,从头部散失总热量占60%

天气寒冷,会使血管收缩,人会出现头痛头晕的症状。对于脑血管病人来说,寒冷很容易诱发脑血管病。所以,头部保暖非常重要。

随着气温进一步降低,人的血管开始收缩,血压开始升高,对于有高血压病史的人来说,可能会引发中风。

所以高血压病人应该特别注意防寒保暖,及时调理养护。

 

北方冬天干燥,人的呼吸系统很容易受到损伤,进而引发长期的炎症、长期咳嗽。

多喝水,如果暖气过热注意使用加湿器,或者屋里放一盆水,多吃滋阴润肺的食物。

 

寒冷刺激下,人的消化系统也容易发生紊乱,引发各种胃肠问题,冬季饮食要注意不要吃生冷食物,出门带好口罩,防止冷风直接入体,不要坐冰冷的凳子。

少吃油腻、辛辣,膳食以好消化为主。

 

大雪气节人体阳气收藏,气血趋向于里,皮肤致密,水湿不易从体表外泄,而经过肾、膀胱的气化作用,除少部分变为津液散布周身外,大部分化为水,下注膀胱成为尿液,这样无形中就加重了肾脏的负担,而肾又是人体生命的原动力,肾气旺盛,生命力就强,机体才能适应严冬的变化,而保证肾气旺盛就是这一时节艾灸疗法的关键。

肾为先天之本,内藏先天之精,既关乎寿命,又关乎健康,故肾不可不养。按五行之理,冬天水旺,入通于肾,故冬天由肾主时;宜以艾灸温通经络,使气血更好地封藏于肾中。

 

节气艾灸是根据二十四节气而灸,最好在节气当天或前后三天内进行艾灸。具体可采用温和灸每天坚持一次,艾灸时以局部皮肤发热,不烧伤皮肤为度。

大雪节气灸疗宜肺、脾、肾三脏同补,适当延长灸疗时间,同时配合食补,乌鸡肉补虚益气,牛肉暖胃强身‍,鱼肉保护心脑血管,适度滋养,增强补益效果。

建议选取以下穴位:

1志室穴

【功效】补肾壮腰、益精填髓

【定位】志室穴位于第2腰椎棘突下,旁开3寸,有背阔肌、髂肋肌;有第2、第3腰动、静脉背侧支。

 

2中脘穴

【功效】和胃健脾

【定位】中脘穴位于上腹部,前正中线上,在肚脐正上方4寸处。取穴时,采用仰卧的姿势,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。

 

3梁门穴

【功效】调中气,和肠胃,化积滞

【定位】梁门穴位于脐中上4寸,前正中线旁开2(3横指宽)处,左右各有一穴。

 

4内关穴

【功效】养心安神,理气宁心

【定位】内关穴位于手臂内侧,腕关节横纹中央上2寸处,左右臂各有一穴。

 

也可搭配大椎、至阳、肾俞、心俞、涌泉、关元、神阙、膻中等穴,温补助阳、补肾壮骨、养阴益精,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,促进新陈代谢,使畏寒的现象得到改善。还能调节体内的物质代谢,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于体内,有助于体内阳气的收藏。

 

上一条:美容院嫁接艾灸项目,三九灸引爆门店业绩 下一条:新手开‌美容院会面临哪些困难与挑战?